11月23日晚上接近10点的时候,

正在家中备班的周浦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朱立新
接到一个紧急的接诊电话:
一位女士在吃饭时被鱼刺卡住了喉咙,
感觉极度不适,要到医院来就诊。
成年人被鱼刺卡住喉咙,原本是朱立新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但这位女士的特别之处在于:她是明天华城小区的居民。而明天华城小区,已于11月20日进入封闭状态。
因为病人的特殊性质,作为耳鼻喉科医生,朱立新穿戴起三级防护装备,进入周浦医院的发热门诊接诊。整个接诊过程严格按照隔离病房的流程进行操作,“我本身就戴着眼镜,遵照防疫规范要佩戴护目镜,然后再用喉镜观察病人。老实说,视野是特别受到影响的。但我们也凭借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经验,尽快解决问题。”
经过朱医生的操作,这位女士的不适感很快消除,并由120救护车送返家中,全程没有脱离上海防疫的闭环管理。
而有赖于周浦镇党委政府为服务封闭小区所组建的强大的人员保障、综合协调、隔离转运、安全稳定、服务保障、信息宣传团队,以及更大范围内上海“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城市管理和支持力量,这个有着6000多位居民的小区,在特殊时期的每一件突发事、紧急事,都获得认真谨慎的对待,最终化险为夷。
从一根鱼刺到一起宫外孕都获得妥善解决
据介绍,在明天华城小区被封闭之后,周浦医院被指定该小区的定点收治医院。小区居民需要外出就医的,均需要小区居委开具《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医疗急救用车转运交接单》,并呼叫防疫装备齐全的120救护车进行转运。而为了保障其他科室的安全,周浦医院将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接诊科室,统一放在了发热门诊。
作为高危科室,在上海疫情最严重的2-3月份,周浦医院的耳鼻喉科门诊曾经关过一个多月。但此次为了尽最大能力接收来自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突发案例,跟很多科室一样,耳鼻喉科保持24小时备班的状态。按照朱立新的说法,
既然这个组织任务交给我们了,我们硬扛也得扛下来。
同样考验工作流程的严密程度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
洗澡时玻璃门爆裂全家都“懵”了
明天华城小区封闭期间,平日里不起眼的一件小事,都可能因为无法通畅出行而变得格外棘手。在居委办公室,每一次电话铃声急促的响起,背后都可能是一起令人心惊肉跳的紧急事件。还有的居民担心在电话里问不清楚,心急火燎地找上门来。
11月24日晚,居委工作人员接到一起上门求助。原来,小区居民马先生在洗澡时,淋浴房玻璃门突然爆裂,不少碎玻璃落在了身上,立刻就割破了皮肤,手上、腿上都鲜血淋漓。据马先生回忆,当时太太试图帮忙消毒,但由于疼痛感太强,又担心非专业的处理会引发感染,马太太便立即出门前往居委求助。
孙玮是周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特殊时期,家住明天华城小区的他成了小区的志愿者之一。在孙玮看来,小区内居民人数虽多,但出现大问题的概率其实很小,主要还是居民内心的焦虑、紧张情绪会被进一步放大,尤其是发生了外伤后,紧张感就一下子上来了。
其实内心的焦虑并不能帮助解决问题,当我给患者解释清楚并处理完伤口后,明显感觉他的情绪好多了。
马先生在接受晨报电话采访时坦言,刚刚受伤时,全家人的状态都是“懵”的,但在向居委求助并获得专业、妥当的处理后,一家人的无助感很快就被安心、安慰所覆盖了。
从换水管到银行还贷都有人帮忙
居民家中的急事,当然远远不只就医这一项。
11月21日上午9点左右,刚刚结束全小区的第一次核酸检测采样,锐翔上房明天华城物业办公室的电话就响了:“我们家的水管爆了,可以麻烦师傅上楼来看看吗?”电话那头的居民非常着急,又很担心特殊时期,物业无法提供服务。没想到接到电话之后,物业一如往常调配了水电工李师傅上门维修,但是增加了消毒、防护的工作步骤。
上门之后李师傅发现,这户居民家使用的水管结构比较特殊,物业这边没有存货。平时李师傅只需到门口五金店里买好换上就行了,现在物业公司51名工作人员全部被封闭在小区内,换水管成了件难事。
“业主当时特别着急,一个劲儿说封闭时期没水用,那不完蛋了。”李师傅赶紧安抚居民的情绪,提议居民赶紧联系小区之外的朋友,由李师傅电话远程指导所需水管的具体型号、尺寸和配备零件,买好之后送到小区门口由李师傅确认后,再拿回来安装。四个多小时之后,报修居民家的水管恢复使用。
十四天都要呆在家里,用电、用水肯定是要保证的,特殊时期我们也得上门呀,不然正常生活都进行不下去了。
李师傅说,现在物业每天都会收到各式各样的水电报修,为了让居民能安心隔离,他们的维修工作更得“给力”。据悉,物业公司对封闭小区的工作也非常重视,除了对小区物业一线员工加发一个月工资、并上门慰问员工家属外,还在小区内陆续发放包含慰问信、消毒剂及小喷壶的暖心套装。
11月25日,居委办公室接到电话,一位老年居民表示,自己的银行贷款到了每月还款日,往常他都是拿着现金去存款。现在隔离期间没法出去了,怎么办?“如果不能按时存钱,我的信用会受影响的。”
这次老人的还款需求也略繁琐:他手头有部分现金,现在需要从一张银行卡里再取出一些现金,连同已有现金一起,存入另一张银行卡中。
老人提出请居委想办法帮忙代为办理还贷的需求,居委会将情况反馈给“明天华城前线指挥部”,指挥部予以同意并给出详细的操作方案。该居民将两张银行卡、现金和写着密码的纸张送到居委办公室,经过必要的消毒程序之后,由居委工作人员在小区门口转交给指挥部指定的两位市民巡访团的负责同志;两位同志到相应的银行操作,存入现金;再将银行卡和存款凭条交到小区门口,由居委工作人员转交到居民手上。整个交接和取款、存款过程,都由第三位工作人员录像佐证。居委工作人员直言:
虽然是特殊时期吧,但老人对我们的居委真的很信任,把钱、卡、密码都交到我们手上了,所以我们也非常谨慎地对待。
为了更好地做好封闭小区服务,周浦镇党委在明天华城小区内组建了体制内工作人员临时党支部,这些工作人员在居家办公的同时,也排班参与到小区的管理、疫情防控等工作当中去。
因为无法自由进出小区,部分外籍人士还解锁了新的生活技能。明天华城小区居民的厨房用气使用的是天然气卡,一位外籍人士在居委工作人员一步步的耐心指导下,首次使用小区内的智能终端进行天然气卡充值。
取快递等待时间长?城管派出女队员安抚
11月20日当晚,小区居民陈先生接到封闭隔离的消息之后,赶快拿出手机,在购物网站上购买了矿泉水、米、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但他没想到的是,买东西不成问题,收快递才是大问题。
第二天中午,他订购的一箱矿泉水到货。接到快递短信后,陈先生下楼取货,但取快递的队伍从小区南门“延绵”了近30米,只听到前面吵吵闹闹,队伍却纹丝不动,一个多小时后,陈先生才取到了自己的矿泉水。
为了将较往日增加数倍的快递、外卖迅速交到居民手上,物业公司紧急购置了一批置物架、雨棚、手推车等,把置物架编上号,标好栋数。快递公司送货之后,城管队员将快递按地址分放到不同的置物架上,居民只需认准置物架就能随到随取,效率迅速提高。如果快递太重,还可以借用手推车运回家中。
小区封闭几天之后,居民的情绪也有所波动。城管队员还想出“以柔制刚”的方法——派出女队员小王上岗。“女孩子性格软一些,我这边劝劝那边劝劝,很多时候大家都会冷静下来。”小王说,每天经她处理化解的“矛盾”少说也有四五起。
免费送洗手液、组团买牛羊肉居民乐于互助
当然,除了周浦镇进驻以及原本就住在明天华城小区的志愿者之外,更多的小区居民以守望相助的方式,共同度过这段特殊的隔离时期。
我们住在里面,对发生了什么都比较了解,我们反而不觉得紧张,我觉得外面的朋友比我们紧张得多。
陆女士所在的小区业主群、楼组群等各种相关微信群里,不时能收到各种便民信息:有的居民慷慨免费送出洗手液,有的居民组织团购牛羊肉。陆女士说:
我觉得大家想法都一样,平安度过这段特殊时期,然后我们的城市也能安然无恙。